歐洲咖啡館就是歐洲文化史,它承載了一群偉人無人問津時的青春!
從歐洲第一家街頭咖啡館佛羅倫薩誕生,“我們咖啡館見”就成了歐洲最流行的社交方式,一直持續(xù)了300多年。并從這里開始,咖啡跟隨生活好不招搖的席卷世界。
在意大利,有這么一句話,每個在意大利旅行的女人都要留意兩件事,一個是意大利男人,另一個就是意大利咖啡。他們覺得,男人就要像一杯好咖啡,強勁又充滿熱情!
意大利把咖啡放進他們常掛在嘴邊的文字游戲里,他們說咖啡館是一個讓你嗅到遠方香濃、找到長久儲存的芳香、聽到不褪色的心聲的地方,在咖啡館,你能觸碰到記憶的酸澀,守候四季的變遷。
在意大利打包一杯咖啡并不容易,因為意大利人對咖啡有一種情節(jié),就是如果用塑料杯裝咖啡,就是對神靈的褻瀆,所以在以前無論如何,店員們都會勸你留在店里把咖啡喝完再走,所以意大利人喝咖啡一般都很快,有時候最多只需要5分鐘時間。
現在的意大利仍然流行站在吧臺把咖啡喝完就走的習慣,而且如果你坐下來喝咖啡的話,很可能會多收你5倍的價格。
到了法國,咖啡除了帶有沉重的歷史積淀,還充滿了文化氣質。法國的第一家咖啡館開在巴黎,名叫普羅可布咖啡館,這里留下了很多驚世名人的故事。
一位德國的音樂詩人在寫給父親的信中提到了他在法國感受到的咖啡館,他說“那是個奇特的地方,充滿了稀奇古怪的、看上去有點可怕的人物,這里的房間很暗,也很狹窄,只有八九步寬,只有一邊可以吸煙,……客人們互相談論,相當粗魯直率,喝著咖啡談論詩和藝術……”
這些稀奇古怪的、可怕的人正是后來影響幾代世人、有著傳世之作的偉大藝術家、作家、思想家,像巴爾扎克、雨果、左拉、伏爾泰等等。而伏爾泰常常自己一次連續(xù)喝掉40杯咖啡加巧克力。
咖啡館的出現,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靈魂思考和對話的空間,在很多咖啡館,雖然沒有酒精,但卻讓人陶醉其中。
到了20世紀初,巴黎類似的咖啡館比比皆是,處處顯示這塞納河畔厚重的文化底蘊。畢加索、佛洛依德、海明威、凡·高等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青春回憶。
曾經剛到法國一無所有的畢加索,請求能用自己成名之前的畫更咖啡館老板換生活所需,最終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如今在蒙巴納斯街的一家咖啡館,還留著海明威常做的椅子,椅背上有個刻著他名字的銅牌,店里還留著一道名叫“海明威胡椒牛排”的招牌菜。
海明威曾經這樣評價巴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時去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到哪里,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場流動的盛宴?!?/p>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些咖啡館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歐洲文化史。